热搜词:

工程院院士、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学专家沈学顺加盟母校兰大

据兰州大学新闻网消息,5月20日上午,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举行沈学顺院士聘任仪式。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党委书记李红山,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副校长陈熙萌出席仪式。仪式由马小洁主持。

杨勇平为沈学顺颁发聘书。兰州大学新闻网 图

马小洁指出,沈院士从兰大学子成长为气象领域领军者的历程,正是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校训精神的生动诠释。沈院士受聘兰州大学,对于促进学校大气科学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气科学学院借此契机进行重点谋划,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也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沈学顺回忆了在兰大求学的岁月和回国后二十余载的科研经历,感谢母校和恩师不仅赋予了自己知识与能力,更锤炼出了“坚持不懈、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精神品格。他表示,将努力回馈母校,继续深耕专业领域,与母校青年学子携手并进,勇攀学术高峰;将恪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天职,助力学生成长为有格局、有能力、有家国情怀的栋梁之才;将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为母校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李红山高度评价此次聘任的战略意义。他指出,数值预报是气象领域的芯片,是国家层面的“卡脖子”工程。沈学顺院士深耕数值预报二十余年,推动我国数值预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沈院士加入兰州大学是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推进的具体举措,也是兰大与中国气象局,特别是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期待双方能够在科研平台共享、人才联合培养、科技模式研发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公开资料显示,沈学顺是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学专家,1967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此前担任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中国气象局首批气象杰出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于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分别于1987年6月、1990年6月和1996年6月在兰州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数值天气预报和业务系统工程研究工作,在数值模式基础算法、全球和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方法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

沈学顺主持建立了我国首个自主可控、完备的区域/全球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GRAPES,使我国摆脱了对国外数值预报技术的依赖,实现了在中央和全国、省、市(地)气象台全面常态化应用,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和国家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建成了我国新一代天气气候一体化高精度可扩展数值预报模式原型系统,实现了天气气候无缝隙预报模式研发的国际并跑。

他于2017年获中国气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和2020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