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英国与欧盟加强防务合作,欧洲中程导弹竞赛或加剧
英国与欧盟召开首次英欧峰会,双方同意取消部分贸易壁垒并加强防务合作,这将对欧洲军力格局和军备竞赛产生深远影响。
英国与欧盟在当地时间2月19日举行了自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以来的首次双边峰会。这场被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为“历史性时刻”会议的举行,标志着双方在经贸与防务领域迈向更紧密的协作。
根据英国首相府发表的声明,英国与欧盟达成的协议内容覆盖经贸、防务、青年交流等多个领域。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冯德莱恩在会后这样评价欧盟和英国关系,“我们正在翻开新的一页,我们正开启独特关系的新篇章。”冯德莱恩在讲话中特别提及防务合作的战略意义:“当欧洲面临世代未遇的威胁时,我们必须站在一起——这不仅关乎我们的安全与繁荣,更关乎整个欧洲的命运。”
“双方在战略安全领域有一定的共识,在俄乌冲突持续和特朗普威胁减少对欧洲安全保障的背景下,英国和欧盟对欧洲战略安全的前景都深感担忧,”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忻华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指出,“这是双方愿意协调和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双方希望能形成一定的协作机制,加强战略安全层面的双边合作。”
英国“脱欧”后双方最重要的一次国防关系调整
安全与防务协议被外界认为是此次峰会的核心成果之一。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大力强调防务自主的重要性,以应对东部安全环境的严峻挑战。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任期间多次施压欧洲国家提升国防支出,甚至威胁减少对北约盟友的支持,无疑加剧了欧盟及欧洲内部对自主防卫能力的紧迫感。
英国首相斯塔默曾多次公开表态,将“致力于欧洲集体安全”,并明确表态支持欧盟推出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愿同欧盟并肩应对共同威胁。英国国防部宣布,将参与“欧洲天空之盾”防空系统(European Sky Shield Initiative),以共同应对各种导弹威胁,并推动本国军工企业在欧盟联合采购项目中发挥更大作用。
“英国斯塔默政府认为需要在战略安全领域加强与欧盟的合作,因此不断与欧盟接近,双方在应对俄罗斯的威胁和欧洲防务自主方面是有共同语言的。”忻华表示。
在美国与欧洲盟友就俄乌冲突和欧洲安全保障问题产生龃龉之时,这份协议对于双方具有现实意义。该协议将允许英国参与欧盟任何联合采购,并为英国公司参与一项总额达1500亿欧元的欧洲武器贷款计划铺平道路。
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3月提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ReArm Europe),并在随后的白皮书《Readiness 2030》中将其重塑为一揽子防务投资方案,拟动员高达8000亿欧元以增强整体防卫能力。其中包括向欧盟成员国提供1500亿欧元贷款用于国防投资,并协助成员国整合需求、共同采购军事装备,以增强欧洲安全。
据欧盟外交官19日当天稍早时消息,欧盟27个成员国驻欧盟大使原则上同意“欧洲安全行动”(SAFE)条例。5月19日,欧盟成员国已就设立总额高达1500亿欧元的武器采购信贷基金达成一致,该基金将由欧盟共同预算支持,用于统一采购装备并援助乌克兰。
据悉,“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将涵盖关键能力的采购,包括火炮弹药、导弹和无人机、防空系统、用于军事机动的战略运输机,以及网络和人工智能系统。
军事专家韩东此前向澎湃新闻表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的重点一是增加国防开支,对欧洲国防工业能力进行重要投资,重塑欧洲军工,确保欧洲国防工业能够以需要的速度和数量进行生产,适应长期备战;二是在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颠覆性创新加速国防转型,增强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三是短期内通过增加军事援助和深化欧洲和乌克兰国防工业的一体化来支持乌克兰。
“英国在航空航天、造船、导弹等方面仍有较强的实力,英国和欧盟此前在多个军工项目就有广泛合作,比如‘台风’战斗机、‘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等,”韩东介绍说,“未来,双方在中程导弹、第六代战斗机和高超声速武器等方面也启动了相关项目。”
目前,英国、日本、意大利正联合推进第六代战机项目“全球作战空中计划”,该计划在2022年12月正式启动,计划于2035年以前完成部署。
虽然英国和欧盟在增强防务合作方面达成了战略共识,但是后续具体如何落实还需要克服不少障碍。对于英国加入欧盟的联合军备采购与融资计划,据英国《泰晤士报》披露,法国方面主张将英国企业的参与份额限制在15%。法国长期以来坚持对国防工业的战略性保护,如今欧盟其他成员国却愿意与英国分摊防务基金,而不愿意资助法国为了欧洲共同防务所做的努力,这无疑令巴黎方面倍感不公。
英国智库“变化欧洲中的英国”组织高级研究员理查德·怀特曼指出,协议并未提供英欧在国防工业领域合作的具体措施,“它反映了双方重启合作关系的意愿,更多是现有机制的正式化,而这并非真正战略层面上的重大转折”。
欧洲加入中程导弹竞赛
就在峰会召开的前一周,英国政府当地时间5月15日表示,在英国和德国正加强防务合作之际,两国将联合研发一种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新型“深度精确打击”武器。这是欧洲在发展中程导弹的最新举动。

欧洲已经开始研制射程2000公里的巡航导弹。
但英德没有公布该导弹计划的具体细节,外界甚至不知道这种武器是弹道导弹还是巡航导弹。
“英德两国目前都没有装备中程弹道导弹,技术储备也非常少,如果两国想尽快拥有中程导弹,研制类似‘战斧’的巡航导弹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两国都研制成功了射程超过450公里的空射巡航导弹,拥有比较多的技术基础。”韩东分析表示。
美国军事网站“战区”刊文称,2000公里的射程让英国具备从本土打击俄罗斯的能力,对俄罗斯的战术核导弹具有威慑作用。
据法媒报道,这一新型导弹的射程大于法英联合研制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表示,该导弹是“欧洲远程打击方案”(ELSA)的一部分。ELSA由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发起,旨在与俄罗斯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开发和生产远程打击武器。
去年7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签署了一份意向书——“欧洲远程打击方法”(ELSA),共同开发一型远程精确打击系统。接受采访的官员表示,该型导弹将是射程达1000至2000公里的远程陆基巡航导弹(GLCM)。
显然,英国和欧盟已经加入了中程导弹竞赛,以往这一导弹竞赛的主角是美苏或美俄。英国和欧盟的加入也将进一步加剧导弹竞赛。
据央视新闻去年12月报道,美国正在加紧增加中程和短程导弹的部署,并计划于2026年在德国部署“暗鹰”高超声速导弹。若部署至德国,俄罗斯将处于导弹射程之内。美方宣称这一导弹的射程约为2800公里。但根据实验,美国很可能隐瞒了该导弹的真实射程,最近的一次测试,飞行距离超过3800公里。俄罗斯推测认为,“暗鹰”导弹射程有可能达到5500公里。

美国将在欧洲部署“暗鹰”高超声速导弹。
除了“暗鹰”导弹,美国还将在德国率先部署的“中程火力”导弹系统(又被称为“堤丰”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已经在菲律宾部署。这种陆基机动中程导弹武器系统,能够发射对陆攻击型“标准”-6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战斧”导弹最大射程1600公里。“堤丰”导弹武器系统将随美国陆军的多域特遣部队一同部署在德国。2021年,美国陆军在欧洲启动了第二支多域特遣部队——第41野战炮兵旅。
作为回应,俄罗斯也计划部署多种中程导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榛树”高超声速导弹和“伊斯坎德尔-1000”弹道导弹。
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12月表示,俄对美国拟部署中程导弹表示担忧。俄方将确保“榛树”高超声速弹道导弹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量产。该导弹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实战使用,俄罗斯官方没有公布“榛树”导弹射程、尺寸等性能数据,但对外称该导弹能够以10马赫的速度打击目标,目前没有反导系统可以拦截这种类型的导弹,且其使用效果与战略武器不相上下。
“伊斯坎德尔”-1000是“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的改进型,使用常规弹头时射程可达1000公里,使用核弹头时最大射程可达1300公里,覆盖几乎整个欧洲。
(实习生周子卿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