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港股IPO火爆!宁德时代首日涨超16%,“A+H”上市模式成潮流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当下,香港市场凭强劲复苏态势逐渐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其中,A股上市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潮”更是开年以来港股IPO市场一大亮点。

截至5月20日,今年以来,港股已迎来23家企业登陆主板市场,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6家。包括赤峰黄金(6693.HK)、宁德时代(3750.HK)、钧达股份(3750.HK)等均为在港二次上市。

5月23日港股市场还将迎来恒瑞医药(1276.HK)开盘首秀。此外,三只松鼠、塞力斯、东鹏饮料等多家A股公司也在近期纷纷宣布赴港上市,同时,还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将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目的地转向港交所。

今日,宁德时代迎来港股首秀,该股开盘大涨超12%,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8.4%。截至收盘,宁德时代H股报306.20港元/股,涨16.43%,成交额超82亿港元。

富途安逸执行董事刘榕欣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继蜜雪冰城成功上市之后,“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赴港上市,有望成为三年内港股最大IPO。

5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指,5月20日,港交所将迎来一家备受瞩目的内地新能源龙头企业新股上市,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型的新股集资活动,亦令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额超过60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多逾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陈茂波表示,今年以来,港股表现强劲,恒生指数上周五收报23345点,累计涨幅达16%,跑赢其他主要市场。4月份日均成交额超2700亿港元,同比激增1.4倍。

从二级市场交投情况看,今年在港股上市的23家公司中,13家开盘首日录得上涨,映恩生物-B(9606.HK)、布鲁可(0325.HK)、沪上阿姨(2589.HK)和博雷顿(1333.HK)四家公司涨幅纷纷超过50%,分别高达91.33%、81.61%、68.49%和61.11%。

此外,截至5月19日,古茗(1364.HK)和脑动极光-B(6681.HK)两家自上市以来累计涨幅更是已超100%,赤峰黄金(6693.HK)、布鲁可,以及蜜雪集团(2097.HK)涨幅也分别达到85.50%、81.65%和77.76%。

​23家港股上市以来二级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整理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年初以来,港股表现领跑全球市场,IPO带来的赚钱效应也激活了整体市场气氛。

并且,宁德时代的上市成为市场标杆,其引入2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机构组成的基石投资者天团,这种明星效应吸引了全球长线资金,散户认购热情高涨。

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实际上,早在2024年三季度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热潮便已初见端倪。

2024年9月,美的赴港上市,募资300亿港元,成为2024年港股最大IPO;2024年11月,顺丰控股也在港交所挂牌,募资总额58.31亿港元。

2025年4月以来,A股上市公司寻求A+H两地上市的企业数量更是明显激增。

其中,兆威机电(003021.SZ)、大族数控(301200.SZ)、云天励飞(688343.SH)、紫光股份(000938.SZ)、星源材质(300568.SZ)、广合科技(001389.SZ)等公司4月相继发布筹划港股上市提示;晶澳科技(002459.SZ)、东鹏饮料(605499.SH)、蓝思科技(300433.SZ)、纳芯微(688052.SH)、赛力斯(601127.SH)等纷纷递表。

中信证券研报近期研报统计,2025年4月单月,披露港股上市筹划的公司达14家,总市值达7000亿元,超过2025年一季度总和。

另据中信证券预计,当前大部分公司尚处于筹划提示和递表阶段,A股公司的港股发行潮预计将发生在2025年下半年。

德恒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主任、合伙人沈宏山认为,相较美股市场,港股市场在上市审批效率和再融资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并且,港股市场汇聚了全球的投资方,吸引了众多国际资本,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除了能够拥有持续的融资途径,还有助于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海外合作方,发展境外业务,正成为A股上市公司拓展融资渠道、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择优之选。

政策层面,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近年来,两地监管机构对于推动A股企业赴港上市频开“绿灯”。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同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香港联交所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增强上市工作流程的透明度,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到鼓励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此前一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发出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

5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还显示,北京金融街服务局拟定了《北京市西城区关于加强资本市场生态建设和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将支持北交所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北交所上市公司依规在港交所上市。

在颜招骏看来,中美博弈下,香港作为 “离岸防火墙” 价值凸显,企业通过 “A+H” 双重上市实现 “双市场融资”规避单一市场风险。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本批拟A+H两地上市的公司大多为国内制造业细分赛道龙头,在港股乃至海外资本市场都具备较强的稀缺性,港股市场在速冻食品、汽车电子、电控、面板、光模块板块、模拟芯片、传动机械、教育设备、轮胎、锂电材料等板块缺乏上市公司的缺口有望被补齐。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出现罕见一幕,截至收盘,宁德时代H股价格仍远超A股,H股较A股溢价超7%。而在此之前,A股公司赴港股上市时,H股价格较A股普遍折让。

伴随A+H两地上市浪潮来袭,业内也较为看好由此带来的A股资产港股重估的阶段性机遇。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从筹码角度,港股自去年9月以来流动性和估值持续改善,同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发行的流通股又相对有限,叠加入通预期带来的估值溢价,优质A股资产在港股发行时有较大概率引发抢筹。

此外,颜招骏还提到,港股对硬科技企业定价能力提升,宁德时代港股获多家主权基金及长线机构认购,国际资本通过港股重新锚定中国核心资产价值,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推动投资者结构从 “外资主导” 转向 “内外资平衡”。